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TYDM,109,審簡,437,20200528,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09年度審簡字第437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莊子賢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7年度偵字第00000號),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並經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進行簡易判決程序後,判決如下:

主 文

莊子賢犯詐欺取財罪,累犯,處罰金新臺幣肆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除如下補充及更正之部分外,餘犯罪事實及證據胥同於附件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茲予引用:

(一)被告莊子賢之前科應更正為「前因幫助詐欺案件,經本院以101 年度壢簡字第839 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 月確定,於民國101 年12月26日執行完畢(於本案構成累犯)」。

(二)證據部分應補充告訴人劉校瑋之存摺影本、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06 年12月21日兆銀總票據字第1060056487號函附被告莊子賢開戶資料及交易明細表、台灣大哥大資料查詢、臺灣銀行營業部108 年5 月16日營存密字第10850130621 號函附告訴人劉校瑋之帳戶交易明細、被告莊子賢於本院訊問及準備程序時之自白。

二、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莊子賢所為,係犯刑法第339條第1項之詐欺取財罪。

(二)被告曾有如事實部分所載之犯罪科刑執行情形,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 份可按,因之,其受徒刑之執行完畢後,5 年以內故意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本罪,屬累犯,並循司法院釋字第775 號解釋所揭櫫「為免因須宣告逾最低本刑之刑度致人身自由遭受過苛侵害,故應秉個案情節裁量是否加重最低本刑」之旨,復據後述之理由,是本院認本案縱科處逾最低本刑之刑度,猶毫無過苛之疑慮,爰依法加重其刑。

(三)爰審酌被告之犯罪動機及目的皆僅意在牟得非分之財供己享用,非因窮困潦倒,饑寒交迫且謀生無著,不得已始如是為之,不具任何值憫可宥之處,幸告訴人致受之財損尚輕,且被告已悉數償還,此有臺灣銀行營業部108 年5 月16日營存密字第10850130621 號函附告訴人之帳戶交易明細可參,告訴人實受之財損已告弭平,惟被告前已曾因幫助詐欺案件經判處罪刑確定且執行完畢,有如前述,詎未能知所省惕、收斂及慎行守分,竟一仍舊貫而復萌貪圖非分財物之故態,再犯本件詐欺罪,稽此適足表徵其不僅對刑罰之反應力殊為薄弱,尤係怙惡不悛,深存違犯此類罪行之特別惡性以致屢蹈同非,因之,即應針對其彰顯之若此特別惡性從嚴懲處,期藉延長矯治期間之力,能使之澈滌己咎並時時銘刻在心,莫敢須臾擅忘前愆俾杜覆蹈兼儆效尤,末念其事後於本院訊問及準備程序時卒能幡然醒悟坦認全盤犯行,徵其非屬點化不悟之徒,態度尚可,兼衡被告之現職為「粗工」,此據其於本院準備程序時陳明,家境則屬「勉持」,有109 年5 月6 日之警詢筆錄所載供參,核屬一般社會階層,顯非名商富賈或擁高薪厚祿者等類此資力優渥或相較寬鬆之人,再者,科處罰金刑時,除應考量行為客觀法益侵害性之強弱、行為彰顯主觀惡性之輕重及基上憑認可責程度之高低外,尤應慎斟依其職業、身分及家境而所應有之資力,本此各節予以綜合酌定,方能在財力豐貧各異、優劣參差者間維持刑罰執行之有效性及公平性等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三、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前二項之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第1項及第2項之犯罪所得,包括違法行為所得、其變得之物或財產上利益及其孳息」、「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 至5 項定有明文甚明。

詐得之現金750 元,自屬「違法行為所得」,又既已入於被告實力支配、管領之下,對之自屬擁具「事實上處分權」,惟被告業已全數賠償告訴人,已如前述,是此達成之效果實與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之規定所企求之利益狀態及財產秩序無異,因之,既具等效性,則基於同一規範意旨,爰類推適用前揭條項之規定,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價額。

四、另持以傳送詐騙訊息之手機及門號SIM 卡,係屬被告所有之情,當為合情、契理之論斷,固為供犯罪所用之物,惟被告顯僅係一時偶持而以之為本件犯行,並非專供誆欺告訴人方始備置,是以既非徒騖為惡不法之用,則為免懲罰過度累及正途致有違衡平及比例原則起見,爰不予宣告沒收,末此敘明。

五、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刑法第339條第1項、第47條第1項、第42條第3項、第38條之1第5項,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5 月 28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蔡榮澤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蔡萱穎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5 月 28 日
附本件論罪科刑依據之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罰金部分,已依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規定,貨幣單位變更為新臺幣)


【附 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07年度偵字第32353號

被 告 莊子賢 男 27歲(民國00年0 月00日生)
住桃園市○鎮區○○○街00巷00號
(現另案於法務部矯正署桃園監獄執
行中)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敘述如下:
犯罪事實
一、莊子賢前因㈠販賣毒品案件,經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以103 年度審訴字第586 號判處有期徒刑2 年確定;
㈡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104 年度壢簡字第317 號判處有期徒刑4 月確定;
㈢施用毒品案件,經同院以104 年度壢簡字第388 號判處有期徒刑3 月確定,上開㈠至㈢罪刑,經同院以105 年度聲字第112 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2 年4 月確定,入監執行後,已於民國106 年6 月27日縮短刑期假釋出監,所餘刑期交付保護管束,迄106 年9 月8 日保護管束期滿,未經撤銷假釋,其未執行之刑,以已執行論。
二、詎其仍不知悔改,明知其並未與通訊軟體LINE代號「HA」之實際使用者見面,亦未曾與其相約,於民國106 年10月3 日下午2 時40分許,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取財之犯意,以通訊軟體LINE對劉校瑋佯稱:通訊軟體LINE代號「HA」之使用者可與之發生性行為,伊有成功約過,可以用新臺幣(下同)750 元的價格賣其這個帳號等語,並提供其使用之電話號碼0000000000號電話與劉校瑋,致劉校瑋因而陷於錯誤,而依莊子賢之指示將750 元匯入莊子賢使用之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帳戶號碼000-00000000000 號帳戶。
嗣因劉校瑋多次要求通訊軟體LINE代號「HA」之實際使用者外出見面未果,始悉上情。
三、案經劉校瑋訴請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平鎮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
│編號│      證據名稱        │        待證事實        │
├──┬───────────┼────────────┤
│1   │被告莊子賢於偵訊時之供│⒈被告自陳其有以750 元之│
│    │述                    │  價格販售通訊軟體LINE代│
│    │                      │  號「HA」之資料給告訴人│
│    │                      │  劉校瑋,並因此收到告訴│
│    │                      │  人匯入之750 元,但其並│
│    │                      │  未曾與通訊軟體LINE代號│
│    │                      │  「HA」的使用者見面,其│
│    │                      │  也不知道該可否約該使用│
│    │                      │  者見面之事實。        │
│    │                      │⒉被告自陳電話號碼090913│
│    │                      │  2945號、兆豐國際商業銀│
│    │                      │  行帳戶號碼000-00000000│
│    │                      │  061 號帳戶均為其本人使│
│    │                      │  用之事實。            │
│    │                      │⒊被告自陳其為通訊軟體即│
│    │                      │  時通帳號「沈敬斌」之使│
│    │                      │  用者,並曾於告訴人報案│
│    │                      │  後傳送「對不起」、「原│
│    │                      │  諒我好嗎」、「小的我不│
│    │                      │  懂事」、「不敢了」等文│
│    │                      │  字訊息給告訴人之事實。│
├──┼───────────┼────────────┤
│2   │證人即告訴人於警詢及偵│告訴人因被告向其陳稱通訊│
│    │訊時之證言            │軟體LINE代號「HA」的使用│
│    │                      │者是炮友,而依被告指示將│
│    │                      │750 元匯至被告提供之上開│
│    │                      │銀行帳戶,後多次要求「HA│
│    │                      │」見面遭拒後至警局報案,│
│    │                      │經被告以通訊軟體即時通帳│
│    │                      │號「沈敬斌」與其聯絡並要│
│    │                      │求其撤告之事實。        │
├──┼───────────┼────────────┤
│3   │告訴人與販賣通訊軟體LI│⒈告訴人向他人購買通訊軟│
│    │NE代號「HA」之人之通訊│  體 LINE 代號「 HA 」之│
│    │軟體LINE對話畫面翻拍照│  使用者資料過程之事實。│
│    │片                    │⒉販賣LINE代號「HA」之使│
│    │                      │  用者資料與告訴人之人傳│
│    │                      │  送「都約過了」、「都幹│
│    │                      │  過了」等文字與告訴人,│
│    │                      │  並提供上開電話號碼及銀│
│    │                      │  行帳戶號碼給告訴人之事│
│    │                      │  實。                  │
├──┼───────────┼────────────┤
│4   │告訴人與通訊軟體 LINE │告訴人多次向通訊軟體LINE│
│    │代號「 HA 」之人之通訊│代號「HA」之人要求見面未│
│    │軟體 LINE 對話畫面翻拍│果之事實。              │
│    │照片                  │                        │
├──┼───────────┼────────────┤
│ 5  │通訊軟體即時通對話畫面│使用「沈敬斌」帳號之人經│
│    │翻拍照片              │告訴人傳送「為什麼要騙我│
│    │                      │」等文字後,立即回覆「真│
│    │                      │的對不起」、「我不應該」│
│    │                      │、「原諒我好嗎,小的我不│
│    │                      │懂事」、「不敢了」等文字│
│    │                      │,嗣告訴人另質以「但也不│
│    │                      │要騙啊」後,「沈敬斌」再│
│    │                      │次回覆「我不敢了」、「對│
│    │                      │不起」等文字之事實。    │
└──┴───────────┴────────────┘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39條第1項之詐欺取財罪嫌。
又被告有犯罪事實欄所載犯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曾受有期徒刑之執行完畢,有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可參,5 年以內故意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請審酌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及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75 號解釋意旨加重其刑。
另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
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
經查,被告所詐得之750 元,為被告詐欺取財行為所得款項,自屬犯罪所得,惟被告已於106 年10月30日匯款1,000 元至告訴人使用之臺灣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等情,業據被告於偵訊時供陳在案,且有前揭臺灣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存摺存款歷史明細批次查詢可憑,是堪認上開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告訴人,爰不聲請宣告沒收,附此敘明。
三、至告訴及報告意旨認被告被告上開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及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洗錢等罪嫌等節,然本案被告既係基於為自己犯罪之意思而參與犯罪,並對告訴人施用詐術,再於告訴人匯入款項後自行提領款項,而親自實施詐欺取財之構成要件行為,尚與刑法之幫助犯有別,且其並非收受、持有或使用「他人」之特定犯罪所得,亦非取得財物後,另為意圖掩飾、隱匿或掩飾、隱匿其詐欺所得之行為,亦與洗錢防制法第2條規定之洗錢行為構成要件有別,尚難遽論以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等罪責。
惟此等部分若成立犯罪,與前開起訴之詐欺取財部分有裁判上一罪關係,爰不另為不起訴處分,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11 月 26 日
檢 察 官 李承陶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12 月 4 日
書 記 官 林立樺
所犯法條:刑法第339條第1項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普通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