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TYDM,110,審簡,460,20211029,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0年度審簡字第460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游子儀



曾彥傑


袁國華



上列被告因傷害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8 年度偵字第31376 號),嗣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自白犯罪(109 年度審訴字第2274號),經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判決如下:

主 文

丙○○成年人與少年共同犯傷害罪,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扣案如附表編號一至三所示之物均沒收。

乙○○共同犯傷害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甲○○共同犯傷害罪,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倒數第1 行所載「自小客車」,應更正為「自小客貨車」;

證據部分補充被告丙○○、乙○○、甲○○(下稱被告丙○○等3 人)分別於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時所為自白(見本院審訴字卷第102-103 頁、第131-132 頁、第136 頁)外,其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所載(詳如附件)。

二、被告丙○○等3 人行為後,刑法第302條第1項規定於民國108 年12月25日修正公布,自同年月27日生效施行,然因刑法第302條第1項規定自72年6 月26日後未修正,故於94年1 月7 日刑法修正將所定罰金之貨幣單位定為新臺幣後,其罰金數額依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2項本文規定提高為30倍。

而本次修法僅係將原本尚須適用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2項規定計算得出之罰金數額,直接規定為法定罰金刑度,未變更處罰之輕重,自不生新舊法比較之問題,應依一般法律適用原則,適用裁判時法即修正後刑法第302條第1項規定。

三、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丙○○、甲○○所為,均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同法第302條第1項之剝奪他人行動自由罪及同法第158條第1項之僭行公務員職權罪;

被告乙○○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及同法第302條第1項之剝奪他人行動自由罪。

又本案犯罪時間為108 年10月30日,刑法第277條規定之前次修正時間為108 年5 月29日公布施行,於同年月31日生效,是被告丙○○等3 人行為前,前開規定即以公布施行而生效,自適用行為時即修正後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規定,公訴意旨認被告丙○○等3 人所為均係犯修正前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容有誤會,均應更正。

(二)被告丙○○、甲○○基於同一傷害、剝奪他人行動自由之犯意,先後於強押告訴人丁○○至桃園市八德區和平路528 巷264 弄口附近及桃園市○○區○○路0 段000 巷000號護國宮旁之公園處,多次毆打告訴人,並於該期間剝奪其自由,被告丙○○、甲○○與少年陳○○(真實姓名年籍資料均詳卷,下同)等人上開行為於自然觀念上雖屬數行為,然其行為動機、方法相同,時間亦屬密接,所侵害之法益相同,係基於單一傷害、妨害自由犯意接續為之,於法律評價上應認均屬接續犯之單純一罪。

又被告丙○○、甲○○於僭行警察法定職權,並剝奪告訴人行動自由期間內為傷害犯行;

以及被告乙○○於告訴人行動自由業遭被告丙○○、甲○○、少年陳○○剝奪期間,參與分擔其等犯行,並於剝奪告訴人行動自由之期間內為傷害犯行,均具有局部同一之情形而屬同一行為,則其等各以一行為所涉犯上開數罪,為想像競合犯,均依刑法第55條規定,各從一重之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處斷。

公訴意旨認被告丙○○等3 人所犯傷害及剝奪他人行動自由等罪,應予分論併罰等語,容有誤會,均應更正,附此敘明。

(三)被告丙○○、甲○○與少年陳○○(起訴書漏載少年陳○○,應予補充,下同)間,就前開傷害、剝奪他人行動自由、僭行公務員職權等犯行間;

被告丙○○、甲○○、乙○○與少年陳○○間,就前開傷害、剝奪他人行動自由等犯行間,均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皆為共同正犯。

(四)按成年人教唆、幫助或利用兒童及少年犯罪或與之共同實施犯罪或故意對其犯罪者,加重其刑至2 分之1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12條第1項前段規定甚明。

次按成年人與兒童或少年共同實施犯罪,而有加重其刑規定之適用者,固不以其明知共同實施犯罪之人為兒童或少年,即有確定故意為必要,但仍以其有與兒童或少年共同實施犯罪之不確定故意,亦即預見共同實施犯罪之人為兒童或少年,且對於共同實施犯罪之人係兒童或少年,並不違背其本意者,始足當之(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7295號判決意旨參照)。

經查,被告丙○○、乙○○於行為時均係已滿20歲之成年人,然共同正犯即少年陳○○為91年2月生,於行為時屬14歲以上未滿18歲之少年,有少年陳○○之警詢、偵訊筆錄各1 份可佐【見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08 年度他字第8434號卷(卷二)第71頁、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08 年度他字第8434號卷(卷四)第19頁】。

又被告丙○○於本院準備程序時坦承知悉少年陳○○案發時未滿18歲等情(見本院審訴字卷第102 頁),是被告丙○○於行為時與14歲以上未滿18歲之少年共犯上揭犯行,自應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12條第1項之規定加重其刑。

至被告乙○○於本院準備程序時陳稱不知道少年陳○○案發時未滿18歲,且不認識對方等語,核與被告丙○○亦於該次準備程序中供稱沒有特別介紹少年陳○○予被告乙○○認識一節(見本院審訴字卷第104 頁)相符,並衡以少年陳○○案發時已年滿17歲,而以現今青少年之發育程度而言,17歲與18歲之青少年外觀上難有明顯區別,而依卷內證據亦無法證明被告乙○○與少年陳○○另有相當交情以知悉其實際年紀,是依罪疑唯輕、有利被告原則,自難認定被告乙○○確實知悉少年陳○○實際年紀未滿18歲,因此被告乙○○雖與少年陳○○共同犯本案前開犯行,應無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12條第1項加重規定之適用,是公訴意旨認被告乙○○所為前開犯行部分,應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12條第1項之規定加重其刑,稍有未洽,附此敘明。

(五)被告丙○○前於103 年間因妨害性自主案件,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以104 年度侵訴字第12號判決各判處有期徒刑5月(共2 罪),應執行有期徒刑8 月,上訴後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05 年度侵上訴字第29號判決駁回上訴確定;

又於同年間因過失傷害案件,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以104 年度審交簡字第335 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 月確定。

上開各罪刑,嗣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05 年度聲字第2941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0月確定,於106 年5 月1 日縮刑期滿執行完畢,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 份存卷可查,是其於受有期徒刑之執行完畢後,5 年以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惟依司法院釋字第775 號解釋意旨,為避免發生罪刑不相當之情形,法院應就個案裁量是否加重最低本刑,茲審酌被告丙○○前揭所犯過失傷害、妨害性自主等案件,與被告丙○○本案所犯傷害等案件間,並無證據可認被告對刑罰反應力薄弱之情形,依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75 號解釋意旨,無依刑法第47條第1項加重其刑之必要,併此說明。

(六)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丙○○等3 人僅因朋友與告訴人間有細故糾紛,不思以正當法律途徑解決,竟貿然以如附件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所載之暴力方式,在公共場所公然剝奪告訴人行動自由達相當時間,並造成告訴人受有如附件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所示之傷勢,亦利用一般民眾欠缺法律專業知識,未稔司法機關處理案件流程,且對於公權力及公務員執行職務之信賴感,竟以僭行公務員職務而為前開犯行,危害檢警機關之司法權行使,除造成告訴人身體上痛苦及心理難以抹滅之陰影外,更足以引起社會恐慌,影響社會安全甚鉅,所為皆不足取。

然考量被告丙○○等3 人犯後均終能坦承犯行,態度尚可,且被告丙○○等3 人均當庭陳稱已與告訴人達成和解,嗣雖未將相關文件呈報於本院,然3 人各於本院審理程序中先後為相同之陳述(見本院審訴字卷第132 頁、第136 頁),堪認應為真實,顯見被告丙○○等3 人皆有悔悟之意,兼衡其等於 本院審理中所供述之工作、經濟、家庭生活等情(見本院審訴字卷第133 頁、第137 頁),及其等犯罪之動機、智識程度、目的、手段、素行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四、沒收:

(一)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為人者,得沒收之,刑法第38條第2項定有明文。

經查,扣案如附表編號1 至3所示之物,為被告丙○○共同犯本件傷害、剝奪他人行動自由等犯行所用之物,且被告丙○○於本院準備程序時陳稱前開扣案物放置在其所受雇之裝潢老闆車上等語(見本院審訴字卷第102 頁),另佐以被告丙○○前於警詢時亦陳稱附表編號1 至2 所示之扣案物,是其從事裝修工作拆除下來的,附表編號3 所示之扣案物則為車主借車予其時就放置在車上等語(見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08 年度他字第8434號卷第101 頁),可認前開扣案物均屬與被告丙○○所從事工作相關之物,衡情其有支配管領而使用、處分之權限,他人亦無從干涉屬實,是被告丙○○既以上開工具與他人共同為本案犯行,堪以認定扣案如附表編號1 至3 所示之物均屬被告丙○○所有,爰依刑法第38條第2項之規定,均宣告沒收。

(二)至扣案如附表編號4 所示之物,雖為被告丙○○共同犯本件傷害、剝奪他人行動自由等犯行所用之物,然被告丙○○於本院準備程序時陳稱手銬忘記是誰提供的等語(見本院審訴字卷第102 頁);

又佐以被告丙○○於警詢時陳稱由少年陳○○將告訴人上銬等語,核與證人張○○於警詢時所為之陳述相符(見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08 年度他字第8434號卷卷二第102 頁、第180 頁),足認上開扣案物自非被告丙○○所有或有處分權限,據上開說明,自不得宣告沒收,公訴意旨認扣案如附表編號4 所示之物,為被告丙○○所有而持以毆打及非法方法剝奪他人行動自由所用之物,併請本院依前開規定沒收之情,容有誤會,末此敘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0條第1項、第454條第2項(本件依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文),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述理由(須附繕本),向本庭合議庭提出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0 年 10 月 29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陳俐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繕本)。
書記官 劉霜潔
中 華 民 國 110 年 10 月 29 日
附表:
┌──┬────────────┬─────────┐
│編號│物品                    │數量              │
│    │)                      │                  │
├──┼────────────┼─────────┤
│1   │鐵製長棍                │1 支(為被告丙○○│
│    │                        │所有)            │
├──┼────────────┼─────────┤
│2   │木製棍棒                │3 支(為被告丙○○│
│    │                        │所有)            │
├──┼────────────┼─────────┤
│3   │黑色長棍                │1 支(為被告丙○○│
│    │                        │所有)            │
├──┼────────────┼─────────┤
│4   │手銬                    │1 副(為少年陳○○│
│    │                        │所使用而管領之物)│
└──┴────────────┴─────────┘ 
附錄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58條
冒充公務員而行使其職權者,處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 萬5 千元以下罰金。
冒充外國公務員而行使其職權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7 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3 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302條
私行拘禁或以其他非法方法,剝奪人之行動自由者,處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 千元以下罰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7 年以上有期徒刑;
致重傷者,處3 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1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08年度偵字第31376號 被 告 丙○○ 男 24歲(民國00年0 月00日生)
籍設桃園市○○區○○○路00號(桃園市
龜山區戶政事務所)
居臺北市○○區○○路0 段000 巷00弄00
號4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乙○○ 男 22歲(民國00年0 月0 日生)
住桃園市○○區○○路000 號2 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甲○○ 男 19歲(民國00年0 月00日生)
住桃園市○○區○○路0 段000 巷0 弄00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等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丙○○前因過失傷害、妨害性自主等案件,分別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以104 年度審交簡字第335 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同院以104 年度侵訴字第12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5月(2 次),應執行有期徒刑8 月,經提起上訴,嗣經臺灣高等法院駁回上訴確定,後前開2 案經該院以105 年度聲字第2941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0月確定,並於民國106 年5 月1 日縮短刑期執行完畢。
猶不知悔改,丙○○及乙○○均為滿20歲之成年人,甲○○與丁○○間有毒品糾紛,丙○○、甲○○及少年陳○○(91年2 月生,真實姓名年籍詳卷,另由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少年法庭調查)竟共同基於剝奪他人行動自由、傷害人身體及冒充警察之公務員身分僭行職權等犯意聯絡,先由甲○○以通訊軟體臉書之通訊功能,於108 年10月30日3 時許,將丁○○誘至桃園市八德區和平路528 巷264 弄口附近後,其等3 人遂駕駛車號000-0000自用小客貨車前往上揭地點,抵赴現場後,丙○○及少年陳○○見丁○○欲離開現場,遂向丁○○冒稱其等為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八德分局刑事組警察欲偵辦丁○○涉嫌毒品案件,再由丙○○、甲○○及少年陳○○以徒手強拉及壓制等強暴方式妨害丁○○之行動自由,並以自備之手銬1 副銬住丁○○之雙手,再以辣椒水噴灑丁○○眼睛,強押丁○○上車。
丙○○及甲○○復乘坐於該車後座持續以徒手及持鋼瓶毆打丁○○之頭部、背部等處,並強行取走丁○○之行動電話1 具,避免丁○○以其行動電話求救,其等以此等方式控制丁○○之行動自由,並僭行警察法定職權。
迨少年陳○○將該車駛至桃園市○○區○○路0 段000 巷000 號護國宮旁之公園處,丁○○復遭丙○○、甲○○自上揭自小客車拖至該處公園草地上,期間丙○○、甲○○、少年陳○○等人仍持續以手持棍棒、徒手等方式毆打丁○○之人身各處。
而少年張○○(91年8 月生,真實姓名年籍詳卷,另由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少年法庭調查)接獲丙○○之通知後,隨即由乙○○駕駛車號000-0000號自小客車搭載少年張○○前往前開護國宮旁之公園,迨抵赴上揭公園後,乙○○見丙○○、甲○○、少年陳○○均在現場持續毆打丁○○並控制其人身自由下,明知丁○○已一身是血,遍體鱗傷,並遭手銬銬住,竟仍共同基於剝奪他人行動自由及傷害人身體等犯意聯絡,於同日3 時30分許,亦以徒手及腳踹毆打丁○○之方式,參與丙○○、甲○○、少年陳○○等人上揭對丁○○施加之暴行,致丁○○於遭毆打期間,昏迷數次,並受有顏面骨骨折、軀幹及肢體挫擦傷、臉部撕裂傷及橫紋肌溶解等傷害。
後於同日4 、5時許,丙○○駕駛上揭AYG-6051號自用小客貨車搭載甲○○、少年陳○○及丁○○往八德區大興路方向行駛,乙○○則駕駛上開AYG-1003號自小客車搭載少年張○○尾隨,前揭2車行經大興路1002號前時,遂將丁○○棄置於該處,丁○○遂忍痛藏匿於該處附近之草叢。
嗣警方據報循線於同日5 時24分許,在大興路1002號前查獲丙○○、甲○○、乙○○及少年陳○○等人,並於上揭AYG-6051號自小客車內扣得鐵製長棍1 支、木製棍棒3 支、黑色長棍1 支等物,再於同日16時,在桃園市○○區○○街000 號聖保祿醫院急診室,自丁○○身上扣得手銬1 副,而悉上情。
二、案經檢察官指揮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八德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
│編號│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
├──┼───────────┼────────────┤
│1   │被告兼證人丙○○於警詢│坦承並證述甲○○及陳○○│
│    │及偵訊供述及證述      │有將丁○○強押上車,袁國│
│    │                      │華在車上毆打丁○○,再將│
│    │                      │丁○○帶至護國宮旁草地,│
│    │                      │甲○○及陳○○有在該處持│
│    │                      │棍棒毆打及腳踹丁○○等事│
│    │                      │實事實                  │
├──┼───────────┼────────────┤
│2   │被告兼證人甲○○於警詢│坦承並證述有與丙○○、陳│
│    │及偵訊供述及證述      │○○將丁○○強押上車,游│
│    │                      │子儀在車上毆打丁○○,再│
│    │                      │將丁○○帶至護國宮旁草地│
│    │                      │,丙○○、甲○○及陳○○│
│    │                      │有在該處持棍棒毆打丁○○│
│    │                      │等事實                  │
├──┼───────────┼────────────┤
│3   │被告兼證人乙○○於警詢│坦承並證述乙○○有與游子│
│    │及偵訊供述及證述      │儀、甲○○及陳○○在護國│
│    │                      │宮旁草地持棍棒及徒手毆打│
│    │                      │丁○○等事實            │
│    │                      │                        │
├──┼───────────┼────────────┤
│4   │證人陳○○於警詢及偵訊│甲○○、丙○○及陳○○有│
│    │證述                  │將丁○○強押上車,甲○○│
│    │                      │在車上毆打丁○○,再將黃│
│    │                      │文彥帶至護國宮旁草地,袁│
│    │                      │國華及陳○○有在該處持棍│
│    │                      │棒毆打及腳踹丁○○等事實│
│    │                      │事實                    │
├──┼───────────┼────────────┤
│5   │證人張○○於警詢及偵訊│乙○○、陳○○有在護國宮│
│    │證述                  │旁草地徒手及腳踹毆打黃文│
│    │                      │彥等事實                │
├──┼───────────┼────────────┤
│6   │證人即告訴人丁○○於警│甲○○、丙○○及陳○○有│
│    │詢證述                │於前開時地假冒警察將黃文│
│    │                      │彥強押上車,丙○○及袁國│
│    │                      │華在車上以鋼瓶及徒手毆打│
│    │                      │丁○○,再將丁○○帶至護│
│    │                      │國宮旁草地,並在該處持棍│
│    │                      │棒毆打丁○○等事實      │
│    │                      │                        │
│    │                      │                        │
│    │                      │                        │
├──┼───────────┼────────────┤
│7   │證人即告訴人友人周民承│甲○○、丙○○及陳○○有│
│    │於警詢證述            │於前開時地將丁○○強押上│
│    │                      │車等事實                │
├──┼───────────┼────────────┤
│8   │現場監視器光碟、聖保祿│甲○○、丙○○及陳○○有│
│    │醫院診斷證明書、車籍查│於前開時地將丁○○強押上│
│    │詢資料各 1 份、現場蒐 │車並以棍棒及徒手毆打致傷│
│    │證照片 1 張、監視器翻 │等事實                  │
│    │拍照片 10 張、傷勢照片│                        │
│    │14 張                 │                        │
│    │                      │                        │
├──┼───────────┼────────────┤
│9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搜索扣│扣押經過等事實          │
│    │押筆錄暨扣押物品目錄表│                        │
│    │各 1 份               │                        │
│    │                      │                        │
└──┴───────────┴────────────┘
二、所犯法條:
㈠核被告丙○○及甲○○所為,均係犯修正前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刑法第302條第1項之以非法方法剝奪他人之行動自由、刑法第158條第1項之僭行公務員職權等罪嫌。
被告乙○○所為,係犯修正前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刑法第302條第1項之以非法方法剝奪他人之行動自由等罪嫌。
㈡被告丙○○、甲○○及乙○○,就上開傷害及非法方法剝奪他人之行動自由犯行,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請論以共同正犯。
㈢被告丙○○及甲○○以一行為同時觸犯非法方法剝奪他人之行動自由罪及僭行公務員職權罪,係一行為觸犯數罪名之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 55 條之規定,從一重之非法方法剝奪他人之行動自由罪處斷。
被告丙○○、甲○○及乙○○所犯上開非法方法剝奪他人之行動自由罪及傷害罪,犯意有別,行為互殊,均請分論併罰。
㈣被告丙○○及乙○○行為時均為成年人,與少年陳○○共同實施非法方法剝奪他人之行動自由罪及傷害罪等犯行,請均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112 條第 1 項前段之規定,加重其刑。
被告丙○○前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之論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有本署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附卷可憑,其於徒刑執行完畢5 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固為累犯,惟被告前案所涉罪名異於本案,由犯罪情節、不法內涵等節觀之,尚屬有別,難認其具有特別惡性與刑罰反應力薄弱之情形,參酌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 號解釋意旨並審酌上情,毋庸加重其刑。
㈤扣案鐵製長棍 1 支、木製棍棒 3 支、黑色長棍 1 支及手
銬 1 副等物為被告丙○○所有而持以毆打及非法方法剝奪
他人行動自由所用之物,請依刑法第 38 條第 2 項規定沒
收。
㈥不另為不起訴處分部分:
⒈告訴意旨認被告丙○○及甲○○於上開時間,在車內取走其持有之行動電話 1 具行為,涉犯刑法第 328 條第 1 項之
強盜罪嫌乙節。經查:被告 2 人取走告訴人之行動電話後
,有取消定位追蹤功能,並將行動電話系統重置及更改開機密碼等情,業據告訴人陳述明確,足見被告丙○○及甲○○取走告訴人之行動電話係為阻止其向外求救,非意在取得該手機之所有,難認有何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之強盜犯意。
惟此部分如成立犯罪,與前揭起訴部分有想像競合之裁判上一罪關係,爰不另為不起訴處分。
⒉告訴意旨認被告丙○○、甲○○及乙○○上開毆打行為,涉犯刑法第 271 條第 2 項之殺人未遂罪嫌乙節。
惟刑法殺人罪之成立,須於實施殺害時,即具有使被害人喪失生命之故意,始足當之,倘缺乏此種故意,而其目的僅在使被害人受傷者,縱傷害之部位係在頭部等致命之處,亦衹與傷害罪之規定相當,要難遽以殺人未遂罪論處。
而行為人於行為時有無殺意,應從被害人受傷處所是否致命部位、傷痕之多寡、輕重如何及加害人之下手情形如何等等,為綜合之審究,尚難遽因受傷部位在頭部,即遽認行為人有殺人之犯意。
經查:被告與告訴人素無仇怨,僅因毒品問題而生嫌隙,被告 3人當時手持棍棒並處於主動攻擊之態勢,而告訴人則遭渠等3 人以手銬拘束行動自由,倘被告 3 人確有殺人犯意,以
當時渠等 3 人懸殊之優劣地位,被告 3 人自可恃強對告訴
人之要害猛下重手,而輕易取其性命,又焉有可能僅令告訴人受有上開傷害後,自甘於收手之理?況且,告訴人僅受有上開傷害,並未傷及臟器等重要器官,足見被告 3 人攻擊
力道非猛。參合上情,實難遽認被告 3 人係基於殺人之犯
意而為前揭攻擊行為,所為顯與刑法殺人未遂罪之構成要件有未合。
惟此部分如成立犯罪,與前揭起訴部分為同一基本事實,爰不另為不起訴處分。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8 月 18 日
檢 察 官 林駿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9 月 28 日
書 記 官 陳詩心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108年5月29日修正公布前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 千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302條
私行拘禁或以其他非法方法,剝奪人之行動自由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9 千元以下罰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刑;
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 1 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158條
冒充公務員而行使其職權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萬 5 千元以下罰金。
冒充外國公務員而行使其職權者,亦同。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